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

醫療品質雜誌

2016-05-18
回上一頁

醫療品質雜誌第10卷第3期

醫療品質雜誌第10卷第3期
10
03
出刊日期 2016-05-18
單價 199
庫存狀態 正常
單元 主題 摘錄內容
特別企劃 營造安心執業醫療環境 繼《醫療品質雜誌》第9卷第6期—醫糾風險管理本期續以病人安全的軟實力三部曲—邀請王志榮醫師、周上琳主任分享resilience與團隊資源管理的運用及推動經驗、蔡宏斌醫師分享Mindfulness-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)實際運用經驗;及四劑醫糾預防針—林宏榮副院長分享全方位醫糾預防、管理與開放性溝通、劉中賢主任介紹Medical Protection SystemMPS)運作模式、陳厚全主任不僅偵測風險,還要預測風險。希望可以藉此讓讀者更多、更深瞭解,面對現今的醫療環境,還能有甚麼樣的應對方法、手法及工具,提供除消極逃避或面對訴訟外的ㄧ個新選擇。為使這些手法、工具內容更具體化,本期也邀請四家參與「醫療品質改善突破系列(Breakthrough Series,簡稱BTS)—建立醫療糾紛警訊偵測、預防及處理機制」課程並表現出色的醫院,分享改善模式及其將所學措施運用於院內之成果及心得。期待讀者能透過本期特別企劃內容,瞭解如何調整自己的心境以應對複雜的醫療環境,培養病人安全軟實力,並找到機構應對醫療糾紛合適的預防針,一同營造能使醫療專業人員安心執業的醫療環境。
感染管制 看我七十二變—百變的流感與亙古不變的感管原則 在今年流感季節,大家可能有看過溫昇豪先生為疾病管制署拍攝的公益影片:提醒大家要注意咳嗽禮儀,不要把可能的致病原留在手上,建議以手部衛生來避免疾病的傳播。在每年都會遭遇的流感疫情或是未知新病菌,手部衛生應是一個亙古確切法則來確保我們醫療人員及患者的健康。
性別議題 身心障礙者之性教 對身心障礙者施予性教育應是全面性的,而其目的是在幫助他們對自己身體的生理發展有正確認識、學習兩性之間的相處之道、促進人際關係的發展,及表現出社會和道德所能接受的態度及個人行為。因此性教育的意義也是一種「愛的教育」,更是「人格教育」,同時也是「家庭教育」。培養身心障礙者與異性和平共處的能力,去除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與迷思,肯定自己並尊重異性,也是未來學校性教育所要努力的方向。對身心障礙者而言,不論是基於未來發展的需要或是基於對其權利的重視,都應施予性教育的教學。

延伸閱讀

回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