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元
|
主題
|
摘錄內容
|
特別企劃
|
醫療人員職場安全與健康
|
醫療人員雖從事幫助病人解決健康問題的工作,本身在工作之中並未能完全避免安全衛生方面之威脅。甚且這些工作者常見的安全衛生問題日趨複雜,包括:生物性、化學性、物理性、人因性危害、心理壓力、及暴力危害等。
勞工職場健康議題日趨受到重視,考量以上可能之安全衛生危害,醫療人員應該受到相關安全衛生法規之保護,且醫療人員本身亦應熟悉這些攸關自身權益的規則。臺灣醫療人員自2008年開始幾乎全面受到勞基法保護。
|
焦點話題
|
指標系統再進化-臺灣臨床成效指標介紹
|
觀察國際及國內於醫療照護共同面對的是資源有限的挑戰,不論是付錢的民眾或是負責給付的保險機構,皆期待醫療提供者能提出有盡責的證據,指標的應用不再只是內效性的改善,如何透過指標數據與外部溝通與呈現,是醫療界共同面對的課題。
|
衛生醫療政策
|
二代健保之改革
|
在醫界、政界與民間的各方意見折衝下,研議多時的「全民健康保險法」條正草案,在2011年1月4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,並於2011年1月26日以總統令公布,並授權行政院決定施行日期。
目前衛生署仍在商討二次健保施行細則的內容,各界也有許多意見,例如二代健保關於藥品支付制度透明化等執行方式等,都有爭議;不過,吵嚷多年,這項攸關民眾權益的法案終於通過。
|
感染管制專欄
|
多重抗藥性問題對臨床的威脅
|
於2010年9月有幾則新聞引起大眾媒體和國人的注意,同時也引起政府衛生相關單位的再度重視。那就是日本某家醫院因為有多重抗藥性的鮑氏不動桿菌(multiple drugs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)的院內感染而造成27名病人死亡,其中有9人確定與鮑氏不動桿菌有關。事隔一個月後發生另一則更具震撼性的新聞,那就是全球有10多個國家因病人感染超級細菌(New Delhi metallo-β-lactamases-1,NDM-1)而造成6人死亡,並且至少有210人確定感染此疾病。這些病人是因為透過各種不同的醫療途徑,如外科手術接觸、器械傳染或醫護人員未洗手而接觸傳染。
|
評鑑專欄
|
藉由評鑑作業改善照護環境之安全─以設施及防火安全之管理為例(上)
|
當我們提及醫院時,經常被討論的是醫師、護理人員與其他臨床診療相關人員之專業能力與服務品質,但對於提供醫療照護所需之照護環境品質,如:空調、溫度、照明、火災風險、與診療相關之儀器設備性能等則較少被關注,除非前述之功能發生異常,才會去解決這些涉及照護環境安全的問題。由於照護環境安全所涉及之專業功能,包括:建築、機電、消防安全設備、醫療儀器與設施安全管理等,是屬於支援服務流程且不是病人所關注之直接核心服務,因此易被管理者與相關工作人員忽略,導致意外事件之發生。
|
性別與健康
|
從性別觀點剖析婦女與人工生殖技術
|
雖說生殖是專屬女性的機能,但是父權社會中,對人類生殖之權力控管,自然難以脫離父權之氛圍-人類生殖必須是有男有女才能進行的活動與功能,而兩者之重要性,難分軒輊,甚至父權社會認為男性更應該擁有最終決策權。這類觀點,尤其在談到人工流產或是單身女性欲借種生子時,往往會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-生殖絕對是男女雙方共同的事,男性不只是精子的提供者,男性更該擁有生育的決定權。由優生保健法法條中,已婚女性欲終止懷孕,必須配偶同意,否則不得終止懷孕…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