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

醫療品質雜誌

2011-11-15
回上一頁

醫療品質雜誌-第5卷第6期(售罄絕版)

醫療品質雜誌-第5卷第6期
05
06
出刊日期 2011-11-15
單價 199
庫存狀態 售罄絕版

單元

主題

摘錄內容

特別企劃

臺灣健康資訊科技之現況與未來

  為改善醫療服務體系,提升醫療品質、促進病人安全、降低醫療成本、改善醫療服務之可近性、公平性與效率,世界各國都積極投入健康資訊科技(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,簡稱Health IT或HIT)之發展。以美國政府為例,除投入大量經費外,並於2004年設置The Office of the National Coordinator for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(簡稱ONC),直屬美國衛生部,以利Health IT之統整與推動。臺灣 Health IT 的主責政府單位是衛生署資訊中心,成立於1986年6月;前身為肝炎資訊中心,成立於1982年8月;當時IBM公司無償借用大型主機一部(IBM370)給衛生署供肝炎研究之用,該主機應是臺灣第一部供衛生醫療使用之電腦。

焦點話題

實證醫學於臨床之發展與應用

    根據Balas and Boren 2000年的文獻指出,需要花費17年的時間,才只有14%的原始研究(original research)最後被實際應用於病人身上,由此反映出有眾多的研究在實務應用時,存在著實際的障礙。實證知識資源的發展十分迅速,加拿大學者Brian Haynes在2001年提出實證資源分成「4S」階層的概念,此一醫學資訊分類的原則很快地就不夠用了,到2006年再進展成知識應用階層的「5S」,5S即是由研究文獻(studies)、統整(s y n t h e s e s)、精要(s y n o p s e s) 、結論(summaries)、系統(systems)。然而,實證資料庫建置再怎麼完善,還是需要有人去使用,於是牛津大學實證醫學中心Paul Glasziou教授與McMaster大學的Brian Haynes教授,將實證研究與臨床應用相結合,以達成讓病人健康快樂的最終目標。

衛生醫療政策

多重慢性病整合照護服務計畫

    人口快速老化所帶來的「併發症」為高齡人口因身體功能逐漸退化,慢性病纏身,醫療資源需求不斷攀升,加上臺灣醫師過度專科化、醫院分科細,民眾若有1種以上的疾病,就要在不同的科看診、檢查與用藥,造成醫療資源浪費、藥物可能重複、使用,反而有可能危及病人健康的後果。

  因此,中央健康保險局從2009年12月試辦多重慢性病整合照護服務計畫。健保局醫管組組長蔡淑鈴表示,這項計畫經過1年多的努力,不論在減少醫療資源使用、病人部分負擔支出與相關的社會成本,如家人陪同等待就診的時間等,都有立竿見影的成效,各醫院也願意持續辦理,可說是一種多贏的局面。

感染管制專欄

運用組合式照護與感染控制

  在所有住院病人中,大約有3%至5%的病人在住院間,可能發生院內感染,致使病人的住院天數延長、耗費醫療資源、增加罹病率和死亡率、危及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。

  依據臺大醫院於2005年發表的文章,顯示在醫學中心因院內感染而延長住院的平均天數為19.1天,額外增加的費用為53,350美元,在區域醫院因院內感染而延長的平均住院天數為20.11天,額外增加的費用為5,085美元。由此可知,院內感染會導致住院天數延長及醫療費用增加。

  感染控制是指病人於住院治療期間,為避免遭受感染而採取預防措施或病人有感染發生時,預防其他病人、醫院同仁及家屬受到感染而採取的措施。其目的在減少病人住院天數或降低病人死亡率、避免醫療資源浪費、增進病人安全及提升醫療品質。

評鑑專欄

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制度介紹

     現代醫療機構是一個涉及高度分工、高度技術性、高風險、多部門的「複雜系統」,為了確保病人安全,並提供民眾良好的就醫場所。醫策會自1999年成立以來,致力於協助醫療機構提升醫療品質,例如協助行政院衛生署辦理醫院評鑑及認證、推展多元化醫療品質促進活動、辦理醫療人員師資培訓課程等。從過去辦理多項評鑑及認證的經驗中發現,國內有許多醫療機構各有其醫療特色及專長,因此,期望藉由辦理各項疾病照護品質認證之機制,鼓勵並肯定各醫療機構在其特色領域中展現品質提升、發展卓越的成果。

   疾病照護品質認證是從醫院評鑑延續產生,其架構以「病人為中心」,建置團隊合作照護模式,鼓勵各醫療人員能跨出各部門、各科系界限,落實合作模式。

性別與健康

醫療環境性騷擾防範及因應

您是否曾經聽過「性騷擾的認定見仁見智,根本就沒有定義」、「性騷擾多少源自受害者的引誘,女性會被性騷擾,是因為她行為不檢、衣著暴露、眼神挑逗」、「如果他們是男女朋友,就不算是性騷擾」、「性騷擾的申訴案例通常無疾而終,受害者通常得不到應有的法律與正義的補救,反而會招致報復」之類的說法,自從性騷擾防治法通過施行以來,在一般大眾的心中一直存在著諸多的迷思亟待澄清與正名。

附件下載

第5卷第6期-目錄

延伸閱讀

回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