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元
|
主題
|
摘錄內容
|
特別企劃
|
您所看到的新聞,是真的新聞嗎?
|
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於2010年12月22日宣布,年代綜合台因為「節目與廣告無法區分」情節嚴重,依「衛星廣播電視法第十九條第一項」決議年代綜合台的執照失去效力,換言之就是撤照關台。NCC發言人陳正倉表示,因年代綜合台執照早已於2010年2月期滿,NCC考量該台過去違規紀錄過多,因此NCC在換照同時附解除條件,要求一年之內不得再出現違規情節,否則執照就會失效。而換照時的附款條件就清楚載明「節目應維持完整性並與廣告區分」。但年代綜合台竟在2010年2月後還繼續違規遭NCC處罰3次,其中遭民眾檢舉的《瘦身最前線》節目,播出山茶花皂?曾獲得脂肪燃燒素促進專利,還邀請見證人上節目現身說法使用該產品後瘦身20多公斤的體驗,該節目播出後被NCC罰款100萬元。雖然年代電視使出渾身解數,企圖透過政治及輿論在最後能博得翻盤的機會,不過事與願違,還是在2010年12月30日晚上的11點59分59秒,年代綜合台吹起熄燈號,一鞠躬退出臺灣競爭激烈的有線電視頻道市場。
|
焦點話題
|
環境與健康
|
何謂環境?人類生存在世界上,所接觸的有形、無形構面皆屬於環境,根據環境基本法第二條所稱環境,係指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之各種天然資源,以及經過人為影響之自然因素總稱。換言之,係指與人類的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,關係緊密不能分割的陽光、空氣、水、土壤、陸地、礦產、森林、野生生物等天然資源。除外,尚有景觀及遊憩、社會經濟、文化、人文史蹟、自然遺蹟及自然生態系統等,範圍非常廣泛。臺灣從1999年921集集大地震約2,488人死亡、超過8 , 5 0 0人受傷;其後進入2 1世紀至2 0 1 0年止,10年之間有17次颱風1,287人死亡,經濟、農產損失超過1,649.1億元臺幣,非常可觀。其他,受傷、失蹤、房屋倒塌等健康與財物的損失都還不在話下。
|
衛生醫療政策
|
許給民眾一個完善的衛生福利體系-衛生福利部組織改造作業
|
我國現行的行政院組織法從1949年沿用至今,隨著時代變遷,許多設計已漸不符現實。為了提升政府的行政效能,讓未來的政府組織更符合國家發展需要,依照行政院研考會規劃,中央政府部會及相當部會層級之機關從原本的37個縮減為29個。其中攸關民眾身心健康與社會福利的「衛生福利部」,結合了衛生與社政工作,盼能更落實「以人為本」的照護。
衛生福利部的範圍涵蓋範圍是以現行內政部社會司、兒童局,及其內部的任務編組-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,合併原來行政院衛生署的業務。在經過整合後,未來衛生福利部除了主管衛生醫療外,也是社會福利事務的中央主管機關,並對各縣、市衛生局和社會局(處)為業務上之督導。
衛生福利部組織法草案已於2 0 1 0年1月6日經行政院院會通過,下設八個業務司、六個行政處,及四署一局一所。行政處支援業務司日常運作的工作,包括原本就有的人事、政風、會計、統計單位,再加上資訊處和原本負責總務工作的秘書處。
|
感染管制專欄
|
醫院環境監測實務
|
提供病人安全的就醫環境為醫療機構的基本職責,部分研究發現,造成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的危險因子與醫院環境因素有關,故國內在2006年醫院評鑑基準及自評表增加了「確實執行衛材、器械、機器之滅菌及清潔管理」;「平均多久對透析液的用水採樣評估?」;「手術、麻醉部門的設施、設備及機器管理妥善備齊手術相關設施、設備及機器,並應定期保養、維護,且有紀錄可查」;「是否實施洗手水的定期細菌檢查?」及「是否實施洗手後的手部細菌檢查?」;「全靜脈營養劑及化學治療藥物之調配,要有符合規定之標準調劑處所及設備,並訂定安全作業規範確實執行。」;「執行及監測護理用品(含導管及敷料等)消毒滅菌之正確與安全」等五大項目。
|
評鑑專欄
|
2007-2010年新制醫院評鑑結果初探
|
我國辦理醫院評鑑之歷史已久,1978年行政院衛生署(以下簡稱衛生署)與教育部為確保實習醫學生之訓練品質開始辦理教學醫院評鑑,之後衛生署為提升醫療品質,分別於1985、1988年著手辦理精神科醫院評鑑及醫院評鑑至今。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(以下簡稱醫策會)於1999年成立,同年起接受衛生署之委託辦理地區醫院評鑑工作,2000年醫策會承接地區醫院評鑑(含教學)、區域醫院評鑑及精神科(含教學)醫院評鑑工作,2004年增加辦理醫學中心之評鑑工作,展開全面性的醫院評鑑工作。醫院評鑑基準之核心從最早期結構面的硬體設備,轉變為醫療照護執行的過程面及結果面,評鑑基準與評鑑制度亦持續與國際趨勢接軌,與時俱進。醫院評鑑是一種品質提升的工具,期能透過評鑑作業來確保醫療體系能提供安全、有效、可信賴的健康照護。在2011年新版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基準準備全面施行之際,醫策會特回顧並彙整2007年至2010年間醫院評鑑相關業務統計資料,以醫院評鑑年報形式供各界參考。
|
病人安全
|
促進團隊溝通以確保手術安全
|
疏失(error)在醫療產業中是造成病人死亡與殘疾的重要原因之一,美國醫學研究機構(Institute of Medicine,IOM)的資料顯示,在美國每年約有十萬人因醫療疏失而死亡。研究調查指出,住院病人中較嚴重的手術併發症發生率約為3%-16%,死亡率約為0.4%-2.7%,其中有將近一半的不良事件是可以預防的。
手術室屬於高風險的醫療作業環境,其作業流程橫跨多個科室及單位,醫療行為多為侵入性之治療處置方式,因此醫療疏失的發生率較醫院其他單位高。美國醫療機構評鑑聯合委員會(The Joint Commission,TJC)提出,外科警訊事件中,29%來自手術醫療疏失,其中人為因素佔76%[5]。根據臺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(T a i w a n P a t i e n t - S a f e t y R e p o r t i n g System,TPR)的異常事件資料顯示,手術事件錯誤類型以「技術、術式操作錯誤」(wrong procedure)、「病人辨識錯誤」(wrong patient)、「部位錯誤」(wrong site)為多數;無論部位、程序、或病人錯誤,對於病人、手術團隊與醫療院所都將是一大災難。在環環相扣的醫療流程中,手術病人安全需要全體醫療人員的努力來加以維護。
|
性別與健康
|
性別差異與就醫行為
|
性別主流化是聯合國所於1995年推行的一個觀看世界的全新概念,包括:女性主流化(mainstreaming women)與性別觀點主流化(mainstreaming gender)兩個主面向。男性與女性本質上是相同的,就「整體人」觀點檢視,某些社會文化因素造成女性無法獲得與男性相同的最佳醫療照護。包括:社會上男女不對等的權力關係、女性受教育與就業機會減少、女性潛在的或實質地容易遭遇生理的或性的及情緒的暴力、以及女性健康議題完全聚焦於生殖角色上[2]。在這樣的結構差異下,男女是否可能得到真正的平等對待與照護公平性,值得關注;禮運大同篇中亦強調男女有別,各守分際。有人問:「男性婦產科醫師是
如何看待女體的?」這個提問背後有幾點與性別相關的前提假設;第一,不同性別看待女體的感知不同;第二,不同科別的男性醫師,看待女體的感知不同;又或者,醫師性別會影響女性就醫時的感受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