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

醫療品質雜誌

2012-07-15
回上一頁

醫療品質雜誌-第6卷第4期

醫療品質雜誌-第6卷第4期
06
04
出刊日期 2012-07-15
單價 199
庫存狀態 正常

單元

主題

摘錄內容

特別企劃

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-急診及加護病房評定基準之介紹

  我國於2007年6月8日,為健全緊急醫療救護組織架構,落實緊急醫療救護機制,增加緊急醫療資源普及性,減少緊急傷病患的傷亡,三讀通過緊急醫療救護法修正案。其重大變革有三:1.有關災害應變方面,明確劃分中央與地方權責,並藉由分區設置區域緊急醫療災難應變指揮中心;2.有關到院前救護方面,直轄市與縣市消防主管機關均應建立醫療指導制度,藉由醫療指導醫師制訂到院前之緊急醫療救護標準作業流程方面,並對救護技術員增強其訓練、督導及考核,以增進其技能。另責成急救責任醫院建立線上通訊指導機制;3.有關到院後醫療的部分,則著重在加強各家醫院處理急重症之能力,建立緊急醫療能力分級制度,以促使各醫院提升緊急醫療處理能力,加強轉診成效,例如辦理專責處理重大外傷、心血管、腦血管等急症醫院之認定工作。

焦點話題

臺灣醫學系學制的演變

實施超過一甲子的臺灣7年制醫學系的教育制度將於2013年改為6年制,並且,學生畢業後必須參加一般醫學訓練(PGY訓練)合格才能有執業的資格。

醫學系學制從7年改為6年的原因是7年級學生在醫院實習(internship)時的角色定位不明;一方面他們不具醫師身分,另一方面他們有時被視為學生、但有時又被視為員工,因此常常會有學習與工作相衝突的時候。未來將實習改至畢業後、已取得醫師證書與限制性執業執照,則一方面可以解決實習醫師角色不明的情況,並且6年制與國際接軌,另一方面若醫學生畢業後,不想行醫或想先追求其他夢想,也可以不必多花一年時間當實習醫師。

衛生醫療政策

醫療機構辦理生育事故救濟試辦計畫(草案)

近年內、外、婦、兒等4大科別因為執業風險高,又常被患者控告、求償,面臨醫師人力流失、接班斷層的窘境,媒體與醫界不斷討論,並以「四大皆空」形容。

為了消除醫病關係對立、留住醫師,並提高醫療品質,行政院衛生署特別擬定「醫療機構辦理生育事故救濟試辦計畫(草案)」(簡稱「生育事故救濟試辦計畫」,預計投入每年3、4億元的經費,讓民眾權益更有保障,有意投入婦產科執業的醫師不再擔心受怕,並可減少由此衍生而來的防禦性醫療所造成的醫療資源浪費。

感染管制專欄

由臺灣密集機構與醫院群聚事件談結核病防治

  結核病是經由空氣傳播的疾病,一個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,每年平均可傳播10-15人。但是感染結核菌並不等於發病,終身的發病率為5-10%,而且在暴露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,若未發病則進入潛伏結核感染狀態,當宿主免疫機能低下時,結核菌可能再活化而引起臨床相關症狀。所以結核病不同於其他急性傳染病,由於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,所以在相同時間遭受感染之個案,不一定同時發病;而同時發病的個案,也不一定來自相同傳染源。

評鑑專欄

淺談醫院評鑑與醫療照護人員疲勞管理(上)

近年來陸續發生幾件醫療照護人員在工作期間或工作後猝死,猝死與工作過度勞累是否有因果關係尚待進一步證實,但是確實已經引起主管機關(衛生署)對醫療照護人員工作後是否獲得適當休息投予殷切的關注,原2011年評鑑基準1.3.14中僅有C:「派班合理,人員與能力合宜」。B:「符合C項,且依實際狀況適當調整人力」,其中「派班合理」係指對於適用勞動基準法之人員,派班不得違反該法規定。2012年評鑑基準中,第1.3章「人力資源管理」中期待受評鑑醫院在人力資源制度之管理與執行方面,希望能夠引導醫院及主管瞭解院內人力運用情形,並應該定期評估人員能力、考量醫院部門業務特性適當配置人員、考量醫院部門業務需要給予適切工作內容及合理之工作量,以確保人員不致承受過多、過重之責任、壓力與業務範圍,確保醫療品質及提升病人安全。

性別與健康

婦產科醫師眼中的女性就醫環境

在醫療上以老人、窮人以及女性最容易被忽視,而在醫療過程中以男性為領導主體,女性為接受領導的情形特別明顯,也因此為性別衍生的健康、醫療待遇、工作環境處遇的不平等格外應該被重視。因此希望在性別平等方面,提升婦女權益,消除性別歧視,落實性別主流化理念,使政府一切施政皆符合性別平等原則。女性友善單一窗口門診提供女性專屬的診療空間,並要求醫院將婦產科、乳房外科兩大類涉及女性隱私的科別獨立出女性專用診療區,其他男性即使是陪病家屬,也一律禁止入內。

附件下載

第6卷第4期-目錄

延伸閱讀

回頁首